为适应建筑行业智能化发展趋势,提升教师队伍专业技能水平,2025年3月28日,建筑工程系组织专任教师开展无人机应用技术专项培训,通过“真机实操+虚拟仿真”相结合的模块化教学,助力教师掌握前沿技术,为教学与实践注入新动能。本次培训由国内知名测绘技术服务商南方测绘承办,全系专任教师参与了全天沉浸式实训。

真机实操:从外业飞行到内业建模的全流程实训
培训师首先围绕无人机飞行安全规范展开理论教学,详细讲解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相关要求,重点强调了“禁飞区识别”“气象条件判断”“应急操作流程”等核心注意事项。随后进入外业实操环节,教师们分组操作多旋翼无人机,依次完成“起飞姿态校准”“航线规划飞行”“建筑物倾斜摄影”等任务。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教师们掌握了无人机在建筑工程现场的三维数据采集技巧。
内业建模环节采用专业软件Phoenix Contact,培训师演示了如何将外业拍摄的影像数据转化为三维点云模型,并指导教师完成建筑物立面建模实操。通过“外业数据采集—内业模型重建”的完整流程演练,教师们直观感受到无人机技术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BIM 模型构建中的高效应用。

虚实融合:二等水准测量仿真教学场景创新
下午的培训聚焦“无人机+测量仿真”技术融合。首先进行的是虚实无人机连接实训,教师们通过数字孪生平台实现物理无人机与虚拟仿真系统的实时数据同步,掌握了基于仿真环境的飞行参数调试技巧。随后开展的二等水准测量仿真培训中,教师们使用天宝 BIM 放样机器人仿真软件,模拟完成“测段外业数据采集— 内业平差计算”全流程操作。
在分组实训环节,各小组围绕“虚拟建筑场区二等水准测量”项目展开实操,通过仿真软件实时查看测量误差曲线,深入理解“仪器整平”“ 标尺读数”“闭合差计算”等关键步骤的数字化处理逻辑。培训师结合建筑工程实际案例,讲解了无人机高程测量与传统水准测量的技术融合方案,为后续课程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产教融合赋能教学改革
此次培训不仅是我校深化“产教融合、数智赋能”教育理念的生动实践,更标志着建筑测量教学从传统模式向“空天地一体化”智慧测绘的跨越式转型。随着无人机、BIM、仿真技术等数字化工具与建筑专业的深度融合,学校正以“技术反哺教学、实践驱动创新”为支点,撬动课程体系、师资能力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