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班主任队伍建设,提升工作室育人实效,2025年3月24日,广州城建高级技工学校李炜英名班主任工作室组织成员赴广东省名班主任朱穗清工作室开展学习交流活动。活动通过专题分享、理念研讨、实地观摩等形式,聚焦班主任专业成长与工作室建设路径,为学校名班主任工作室发展注入新思路、新动能。

林洁霞老师做分享
交流中,朱穗清工作室成员林洁霞老师以《我与工作室共成长》为题,分享了她的成长经历。从“新手小白”到“德育能手”,林老师用多年的工作经历,诠释了“坚持”的含义。她表示,从工作室的学员到成员再到助手,需要坚持,在志同道合的路上,一群人善于学习,善于分享,共同成长。其详细的工作叙事让参加交流的老师深受触动,尤其是“工作记录”“活动策划”等实践策略,为工作室管理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朱老师做工作室建设分享
随后,朱穗清老师以《工作室建设的“一核三维六式”》为主题,系统阐述了工作室发展的理念、核心路径及成长经历。她表示,“凝聚力”需依托目标共识与情感联结,“创新力”源于问题导向的课题研究,“辐射力”则通过成果转化与资源共享实现。朱老师特别强调工作室应成为“孵化器”,既要培养“名班主任”,更要提炼可推广的育人模式。其团队开发的“主题班会资源库”等成果,展现了一线德育工作的专业性与系统性,为学校工作室的制度化、品牌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最后,朱穗清老师带领我校成员走进其担任班主任的班级。教室墙面的“成长树”记录着学生的职业梦想,角落的“情绪驿站”摆放着学生自制的鸡蛋解压盒,细节处处彰显“润物无声”的育人理念。恰逢课间,朱老师与学生自然互动,一句“老朱,今天我已经做完作业了”的亲切称呼,折射出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我校成员纷纷表示,这种“严中有爱、管中有导”的带班风格,对技工院校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与职业素养培育极具启示意义。

合影留念
此次跨区域交流活动,既是我校名班主任工作室“走出去”学习的重要实践,也是推动校际德育资源共享的积极尝试。工作室主持人李炜英指出,朱穗清工作室的“深耕细作”是我们学校的目标,班主任工作需兼具专业深度与情感温度。未来,我们将立足城建特色,凝练工作室育人品牌,助力学生成长为“德技双馨”的高素质技能人才。